环球ug登录网站

文物与艺术学院
校园统一身份认证 直播东方 优秀毕业生 信息公开 校长信箱
  • 部门概况
    • 院系介绍
    • 文物艺术博物馆
  • 师资建设
    • 师资队伍
    • 实验室条件
    • 品牌教学
    • 教师风采
  • 专业介绍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教学工作
    • 教学活动
    • 实践活动
    • 版权服务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学生风采
    • 奖助政策
  • 党团工作
    • 支部建设
    • 团学活动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生园地
快捷入口
相关连接
  • +医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文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文物与艺术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
文物与艺术学院
首页/文物与艺术学院
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李奇“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问题探讨”学术讲座
作者: 文物与艺术学院 | 2021-12-08

  2021年12月6日晚,环球ug登录网站文物与艺术学院文物系全体师生齐聚图书馆报告厅,共同聆听由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李奇先生关于“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问题探讨”的学术讲座。



  李奇先生结合文物保护修复实际工作,并联系学生们专业学习的实际问题,立足新时代,对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事业的诸多问题展开探讨,开拓了大家的视野,让文物系师生对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李奇,男,197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文物局文物进出境陶瓷类责任鉴定员,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1997年起从事陶瓷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独立修复了湖北省博物馆藏一级文物元青花莲池纹纹玉壶春瓶等珍贵文物三十余件;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陶瓷文物保护修复及相关人才培养项目十余项,是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古陶瓷修复技艺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学术主持;是《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陶瓷文物编制组组长;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有《把瓷玩美:一位古瓷修复专家的手迹》、主编《古陶瓷修复技艺实录》、《湖北陶瓷》(荆楚文库项目)、《湖北省国有博物馆馆藏陶瓷文物保护及活化研究》等著作;2021年被湖北省总工会命名为“荆楚工匠”。



  讲座由吴照魁院长主持,吴院长为大家隆重介绍了李奇先生的从业背景以及学术成就。

  讲座开始前,李奇先生向同学们分享学习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核心问题,提出要“学的能会、学的能用、学的能美”。为同学们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讲座围绕“陶瓷文物与古陶瓷修复的关系”、“陶瓷修复的核心理念”、“如何理解无痕修复”等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享唐代骑马陶俑、永乐青花菱口盘、驼囊骆驼陶俑等经典修复案例让大家了解到对于陶瓷文物修复应建立怎样的专业态度。



  讲座中对3D扫描打印技术以及不同材质在陶瓷修复与展示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予以阐述,将传统与现代的修复手段相结合,系统分析了中国古代瓷器修复的经验,并结合陶瓷修复行业的特点,鼓励学生们找准定位,树立学习陶瓷保护与修复专业的信心。

  讲座上,李奇先生提出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也要具有时代性的问题,从现代艺术创作的角度,给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拓展空间,让大家耳目一新。



  讲座尾声,我院学生与李奇先生展开积极交流,问题包括目前学习遇到的问题、对修复操作的认知盲点以及对专业的困惑等等,李奇先生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并鼓励学生们找到自己的特长,放平心态,努力学习,积累作为一名陶瓷文物修复师的素养。



  讲座结束后,吴照魁院长诚挚邀请李奇先生担任我院专家,并现场为李奇先生颁发环球ug登录网站文物与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聘书。



  最后,吴院长进行总结讲话,感谢李奇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也对同学们的专业学习提出了殷切希望:“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前景广阔,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我们文物学子的重要责任。希望大家结合李主任的学术讲座,认真思考,深刻领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工作作出百余次重要指示批示,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做好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前景广阔,广大师生要不断强化学科担当,坚守赓续文脉、传承文明的学科使命,不断增强学术本领,努力提高专业能力,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用文物实证谱写中华五千年文明信史新篇,用文物视角展示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和独特魅力,用文化基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明基础,用历史眼光洞察民族复兴的趋势必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学科力量。

上一篇: 文物与艺术学院 采风——走进廊坊角落
 
下一篇: 2016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开展考古学通论实践课
学校简介 合作交流 招生工作 联系方式 版权申请通道 图书馆

版权所有:环球ug登录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主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二期白居易道(医学院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东(文物与艺术学院校区)

邮箱:oitoffice@126.com

冀ICP备17030115号-1

冀ICP备17030115号-2

冀公网安备 131099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