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ug登录网站

人文学院
校园统一身份认证 直播东方 优秀毕业生 信息公开 校长信箱
  • 部门概况
    • 学院介绍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专业介绍
  • 教学工作
    • 教学活动
    • 相关制度
    • 教研教改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制度规定
  • 党团工作
    • 支部建设
    • 团学活动
  • 文件下载
  • 成绩查询
快捷入口
相关连接
  • +医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文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文物与艺术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
人文学院
首页/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向“七一勋章获得者”学习:陆元九
作者: 人文体育学院 | 2022-01-28
  1. 01

    个人简介

  陆元九,男,1920年1月出生,汉族,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他在陀螺、加速度计、平台及捷联惯导系统等研制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几种卫星、导弹的方案论证及飞行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进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工作。195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授予陆元九“七一勋章”。

02

个人经历

  1937年,已从南京迁往重庆的中央大学向陆元九发来了开学通知书。炮火中,他和同学们只能在山顶上搭建的简陋平房里上课,有时为了躲避轰炸,不得不跑到防空洞中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中国本土第一批航空技术大学生,陆元九不仅系统学习了航空工程系的必修课,还自学了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设计等课程,为日后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陆元九留校担任助教。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他又考取公费留学生,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

  1949年,陆元九博士毕业,即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但对陆元九来说,还有一件更让他激动的大事:新中国在这一年诞生了!到了为祖国贡献本领的时候了!

03

人物事迹

  1955年,陆元九怀揣着拳拳报国赤子心,办好了回国手续,于1956年回到祖国。“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陆元九坚定地说。

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回国之初,时值中科院筹建自动化研究所,陆元九由于研究专长被分配到该所,先后担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和副所长,参加研究所筹建和惯性导航技术的研究开发。

  1958年,陆元九积极响应“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并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与此同时,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也在陆元九和同事们的手中组装出来了。

  1964年,陆元九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出版。这本书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1965年,他领导组建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在此之后,我国第一台大型精密离心机也在他的主持下诞生。

04

不忘初心

  1978年,随着“科学的春天”到来,陆元九重回科研一线。在担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所长期间,他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他根据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确定采用以新型支承技术为基础的单自由度陀螺构成平台—计算机方案。1982年12月,陆元九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是陆元九科研生涯的真实写照。即使离开科研一线,只要基层研究人员抱着材料敲开他家门,陆元九依然热心帮助解决技术问题,还到实验室做研究工作。    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更是陆元九的夙愿。身边的人常说:“他注重培养人才,在航天专家里出了名。”陆元九本人也常说:“人才的科学作风是我们中国航天面临的较为重要的问题,是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迈向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基石,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在他的努力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成为风尚。

上一篇: 人文学院 向“七一勋章获得者”学习:郭瑞祥
 
下一篇: 习主席出席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学校简介 合作交流 招生工作 联系方式 版权申请通道 图书馆

版权所有:环球ug登录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主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二期白居易道(医学院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东(文物与艺术学院校区)

邮箱:oitoffice@126.com

冀ICP备17030115号-1

冀ICP备17030115号-2

冀公网安备 131099020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