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ug登录网站

人文学院
校园统一身份认证 直播东方 优秀毕业生 信息公开 校长信箱
  • 部门概况
    • 学院介绍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专业介绍
  • 教学工作
    • 教学活动
    • 相关制度
    • 教研教改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制度规定
  • 党团工作
    • 支部建设
    • 团学活动
  • 文件下载
  • 成绩查询
快捷入口
相关连接
  • +医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文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文物与艺术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
团学活动
首页/团学活动
人文学院弘扬五四精神 奉献大热青春
作者: 人文体育学院 | 2021-05-04

2021年5月4日 

青年节

五四精神 传承有我

借着戴望舒的掌心,

掬一捧充满血腥的泥土,

用细腻的掌纹,

感受深埋的爱与希望。

2021年5月4日青年节,

是五四运动102周年纪念日。

又是一朝青年节,

又是一曲青年颂,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组织起来开展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礼仪式。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指五四运动中的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不懈奋斗,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

五四青年节的意义

  “五四青年节”其象征意义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近一半医务人员是“90后”“00后”。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

  青年者,国家之魂。疫情期间,我院学子以青春的名义承担起责任,一张张稚嫩却刚毅的脸庞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写下抗击疫情的青春诗行。

        他们一个个勇敢的身影挺身而出,怀着抗疫必胜的信念,在抗击疫情中逆行、奉献、磨砺、成长!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要有新担当,人文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坚实的青春力量!

名人名言

       毛泽东: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梁启超: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习总书记: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人生之路,


       有坦途也有陡坡,


       有平川也有险滩,


       有直道也有弯路。


       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


       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新时代催生新青年


新青年要有


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


星星火炬在手


传承五四精神


我们在行动!


接过五四精神的火炬


在追逐中国梦的路上


奋勇向前!





上一篇: 人文学院 欢度国庆,向祖国致敬
 
下一篇: 塞罕坝精神的根源
学校简介 合作交流 招生工作 联系方式 版权申请通道 图书馆

版权所有:环球ug登录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学校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主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二期白居易道(医学院校区)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东(文物与艺术学院校区)

邮箱:oitoffice@126.com

冀ICP备17030115号-1

冀ICP备17030115号-2

冀公网安备 13109902000016号